近年來,新興市場的風電發展迅速。在國家政策支持和能源供應緊張的背景下,中國的風電特別是風電設備制造業也迅速崛起,已經成為全球風電最為活躍的場所。2006年全球風電資金中9%投向了中國,總額達16.2億歐元(約162.7億元人民幣)。2007年,中國風電裝機容量已排名世界第五。 十二五時期,中國風電仍將保持年均新增1100萬千瓦的發展速度,風電市場需求潛力巨大。在中國風電標桿電價不變的情況下,隨著風機單位造價的下降,風電開發商的利潤仍然十分豐厚。 初步測算,風電場單位千瓦靜態投資下降1500~200元/千瓦,度電成本下降0.05~0.1元/千瓦時。而國家能源局近期啟動的風電分散開發試點,一旦有所突破,將極大地刺激中東部地區小型風電的開發。 中國巨大的風電市場以及廉價的勞動力成本,吸引了大量國外風電巨頭紛紛在中國設廠,或采取與國內企業合資的方式,生產的產品都被貼上了中國制造的標簽。中國制造的風電設備產品占據越來越大的市場份額,風機產品正在經歷一個由全球制造向中國制造的轉變。 2011年是風電行業的整頓之年,經過這一年的隱患排查、補漏校正、調整規范,中國的風電行業將走進成熟發展期。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表示,如果說十一五是風電產業的高速增長期,那么十二五則是持續健康發展期。 由于風電屬于新能源范疇,無論是成本還是技術同傳統的火電、水電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因而風電的快速發展需要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v觀風電發展迅速的國家如德國、西班牙、印度,無一例外地都給予風電產業巨大的政策優惠。中國對風電的政策支持由來已久,力度也越來越大,政策支持的對象也由過去的注重發電轉向了注重扶持國內風電設備制造。國家的政策支持將是風電設備制造業迅猛發展的根本保障,隨著中國國產風機設備的自主制造能力不斷加強,國家的政策支持力度也將越來越大,風電設備制造業面臨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
|